管理情绪,是一个很大很深的课题,涉及方方面面,研究的是人的精神意识类的科学领域。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在心理范畴的领域,已发生心理疾病的“正常人”,当对事物的认知“一根筋”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而能够帮助到大家不再“一根筋”,改变的根本是了解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

有一本书籍名字叫“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作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大师阿尔伯特埃利斯,他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的创建者。在这篇文章里,他分析了坏情绪从何而来,并给出了一个情绪ABC理论。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很多问题发生的时候,都可以套用这个公式,通过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的原理,从根本上找到原因,并能在思维上打开不止一条的通路,才能从认知上有彻底的改变。 就这个话题,我们来谈一谈对ABC理论的思考。首先ABC分别代表什么呢?

简而言之,A就是指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孩子离家出走;B是你对此事的看法;你可能认为这件事情我不能接受,必须管教 ;C就是你的感受和行为;你很生气,把孩子揍一顿,或者予以更多的约束,不让孩子跟其他人再接触,每天按时接送回家。

可以从这个情景中明显感知到,是孩子离家出走这件事导致了我们生气并采取了其他的方式企图来改变孩子,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很多人想要改变C,大家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去改变A。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改变了A,就不会有C。而我们都忽略了这中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B存在。

举个例子:

有个孩子在班上成绩就是倒数第一,老师去跟妈妈谈要孩子退学(A);

假如你是这个妈妈听到这样的消息后会怎么思考这个问题?(B)

你会怎么面对?把儿子揍一顿?跟孩子谈心?跟老师争论?(各种C)

这个妈妈选择的(C)是:她坦然跟老师说:“老师,每个班上都会有最后一名,没关系,就让我的孩子来担这个名吧,我能做的就是让他不在课堂上捣乱,不影响老师和同学”。

后来孩子顺利的考上了圣地亚哥的某所大学,目前成绩还不错。

再举一个例子:

一个朋友的孩子高一因成绩不佳,老师跟家长和孩子谈希望他留级(A);

这个妈妈听到后如五雷轰顶,她生气,难过,迷茫,愤怒,伤心,思考着老师凭什么这样对待我的孩子,我孩子哪有这么差?(B)

大多数人也许会选择去找老师或孩子的问题,或批评孩子,或跟老师争吵说不行,我孩子不能留级,然后再去采取行动,比如去给孩子补课或不认可老师的提议,会是什么结果?(C)

来看看这个妈妈的决定吧,她首先换了一种思维模式去理解A这个问题,出了学校,她和孩子深刻的聊了一次,她说:儿子,老师的出发点可能是怕你跟不上,其实留级不丢脸,如果今年学习压力的确有点大,没关系,我们就多读一年,你觉得可以吗?当把选择的权利给到了孩子的时候,他儿子想了想说:妈,我想再坚持一个月,不行再做决定。结果孩子一个月内从最后几名跳脱了出来,高二上学期开始在班上名列前茅,并进入到学校实验班学习。

以上结论就是,她们都选择了更合理的“B”来思考问题而有了更合理的行为C,从而避免了负面情绪的蔓延。

撇开孩子教育的问题,我们再讲一个通俗易懂的家庭案例。很多人都追过由亦舒小说改编,马伊琍主演的《我的前半生》这部电视连续剧,电视剧反映的是当今社会最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小三破坏了别人的家庭。主角罗子君的家庭因小三的介入而破裂是结果C,她的老公移情别恋是A,那什么是B呢?B其实就是,作为罗子君是如何去面对她老公移情别恋的这个事件。

剧情里引出了好几个C,C1是她的妈妈气急败坏地帮她去找小三;C2是她整日伤心难过,借酒消愁,甚至吃安眠药差点死去;C3是她想通过其他方式去找小三理论,想通过财产和孩子去挽留丈夫,但她丈夫去意已决,任凭她貌美如花,也留不住丈夫的心。

最终剧情指向的B,就是当她意识到了老公移情别恋的原因是自己作为家庭主妇的不思进取,花着丈夫的钱,用着各种奢侈品,请着保姆一起带孩子,过着没有自我的阔太太生活导致的因果关系。她因像寄生虫一样依附于自己的丈夫,她的满足和优越感只是来自于丈夫给到的物质利益,实则丧失了一个现代女性应有的魅力。因此最终才选择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从头开始下半生的生活,而不是活在自怨自艾的情绪里时,才有了更好的结局生成了与前面不同的C4。

所以结论就是在B的这个点上,我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将决定对事物的看法及最终把C变得更合情合理。

从自我认知上来讲,或应是永远不要去找别人的问题,这是都是个人产生负面情绪的借口而已,电视剧里面,罗子君改变不了小三,也改变不了她老公,试想哪怕她勉强挽回了家庭被破坏的结局,估计也没人会同情一个本就没进取心的全职太太,而话语权永远掌握在有智慧的人的手里。所以,当不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单纯的受害者而去产生各种情绪时, C才会反转出质的飞越和改变。

以此类推,举例当我们在工作上受到挑战,比如企业让一个工作了二十年的员工离职,作为员工是埋怨公司,跟公司死磕到底,甚至说这个不合理,我要去打官司,还是怨天尤人,觉得人生不如意,天塌下来了,把一切归咎于中年危机,还是选择想想,我可以去怎样重新开始,没准也是一件好事情,终于可以不用每天再重复同样的工作了。我可以去寻找更多生活的意义。

马云曾经说:我最不理解的就是很多人天天过着跟昨天、跟前天一样的生活,未来10年、20年,甚至一直到老一直到死都差不多,你们居然能忍受。

所以,接受改变并改变自己吧!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也很难,但是改变自己才会有希望!我很认同这句话。

以上,其实是想告诉大家:

1.我们的感受并不仅仅取决于发生的事件,他们也是由我们对这些事件的思考所决定的。

2.所有的情绪就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决定情绪的是B,我们对事物本身的态度和看法。

3.同样的事件,当在不同的思维模式下有了各种思考和碰撞之时,则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有B1、B2、B3、B4才会使C变为C1、C2、C3、C4。

结论,就是在A发生了以后,在B里做一个更合理的选择,去想想怎么做才能让C变得更好,就像前面的几位妈妈的案例,降级可以接受,最后一名也可以接受,放弃了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最终我们需要坚持的是什么,才会出现更合理的行为C和正面情绪。

所以,对自我认知部分,我们需要自己去思考更多的B,而对有心理疾病的“正常人”,我们则需要引导他们去寻找更多的B,从而改变结局。

再延伸讨论对ABC理论的认识,该理论跟中国传统文化中解释的很多道理异曲同工,包括佛教所讲的因果关系,包含易经里提及的变则通通则达的道理,还包含很多成语所提及的看待很多事情不能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或顾此失彼等等的含义。

事实上真正问题或不像ABC描述的那么简单,所延伸包括成长,背景,原生家庭等,且每个人在发生的事情瞬间要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决定是很难的事情,谁都没有把握选择就是对的。当你对A思考出不同的B1,B2,B3,B4时,他人思考出的却是B5,B6,B7,B8,所以最终影响结论的还是思考背后的一些问题。各种各样的因素铺成开来的是巨大的网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能力(B),从而影响决定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情绪(C)。我们很难理解别人的经历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他的经历。

用多角度来思考吧!就能真正理解更多的B才会演绎出更合理的C。